发展中的长青学院

 

办学思路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生管理为重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知识传授、应用、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宗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商科类应用型人才。

 

办学定位

立足甘肃,服务地方;面向基层,注重应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为重点,以本科教学为主,努力构筑教学服务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商科类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甘肃一流、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商科类应用型独立学院。

 

办学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长青学院地处兰州市东大门,毗邻一号地铁线枢纽站,既远离城市喧嚣,又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便捷的交通网带,多元聚焦的人才流和信息流,为学院办学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对拓宽学生视野、便利学生实训,提升学生社会沟通和实践技能,开通了广阔渠道。学院办学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学生学习交流、锤炼意志;强化应用、放飞理想的地方。

2、师资团队优势

长青学院由兰州财经大学创办,充分依托和使用兰州财经大学的师资队伍,兰州财经大学教学骨干中的教授和博士,长期在长青学院主讲核心课程。长青学院内部,也高度重视师资团队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考核评议与交流使用并举,不断强化专职师资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学院副教授以上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50%;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65%;双师型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12 %。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3、专业竞争优势

长青学院把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高度契合社会需求,持续开展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深度推进校企融合和协同育人工作。在专业教育链条上,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和加载现实虚拟、网络化、数字化等先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大力强化实验室建设,强力夯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增加应用技能的教育比重,全方位打通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的对接通道,将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内化为全院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专业建设的自觉行为。通过多年的专业优化、改革和创新,高度提升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建成了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五大学科门类的2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形成了社会竞争力强,并具有长青学院鲜明特色的专业建设体系。

4、图书资源优势

长青学院于今年上半年投资1000余万元,重点立项并即将完成对原有图书馆的扩建与改造。该项目于9月份完工后,图书馆的藏书面积和阅览座位数,将得到根本改变。学院将为学生创建一个图书资源丰富、读书环境优良的学习场所。长青学院与兰州财经大学紧密对接,在独立学院中,唯一与兰州财经大学建立了图书资源全面共享的合作关系。长青学院的每一名学生,能够通过顺畅快捷的图书资源共享渠道,借阅兰州财经大学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

 

办学特色

1、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长青学院以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灵活多样的育人机制,深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多元学生能力提升项目。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充分采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形式,大力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学院深度嵌入“订单班”、“ 实验班”、“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等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认真组织实施CMA、AIA教育项目和软峰、海乘、鲲鹏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全力促进校政、校地、校企之间的通力协作,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了学院专业教育与社会行业标准的有机衔接,强力推进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2、办学标志性成果显著

学院全力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标志性办学成果。近三年来,先后获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项,其中教育部立项1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高校科研项目21项;2017年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重点实验室”,被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属全省独立学院唯一获批的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考试辅导体系建设,近三年来,共有百余名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一批高校录取;近三年来,学院有60名学生被评为“甘肃省三好学生”,是甘肃省获奖人数最多的独立学院。

3、学生管理扎实有效

学院领导和各系的主任、总支书记均为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任命的处级干部,工作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学院是甘肃省内唯一按照教育部规定比例,配齐辅导员教师的独立学院。学院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积极完善学生行为管理,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学院持续以“两课”和课堂思政教育为主体,以早操、晚自习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为抓手,持续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养成教育;学院通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守法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学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健全了困难学生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走访活动,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近三年来,学院有两名辅导员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有5名学生干部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学生管理干部。

4、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坚持“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立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就业工作。学院将提高就业率作为构成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倡导全院教职工,心系就业工作,人人争做就业工作的践行者和推动者,通过“党员干部联系宿舍”和辅导员进公寓,切实推进对毕业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学院制定了就业工作方案,建立了就业工作奖励机制,将就业工作考核指标动态化,对各系就业工作实施分阶段检查、跟踪监督、对标管理和定期通报;学院将就业工作与教学改革、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工作融为一体,在促进各项工作与就业工作相辅相成、相向而行、相互给力的基础上,立体推进学院就业工作;学院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对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开展就业工作经验交流总结。经过努力,学院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院初次就业率2017年达到68.36%,2018年截至目前已经达到85%,在省属独立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多数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领域、保险行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中实现了高层次、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学院毕业生就业领域已从西部地区扩展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珠海等一二线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津京冀地区,都有我院稳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基地。长青学院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5、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卓著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积极延伸教育手臂,拓展教育链条,紧密契合应用型专业教育,高度对接社会需求,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以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校园文艺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多元需求,厚植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学院申报并完成了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组织的4项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批的全国性项目,省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名;在团学活动中,获得全国性和省级奖励136项(260余人次),其中获得民政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客大赛银奖,是甘肃省高校唯一一项获奖项目;学院团委被团中央西部计划项目办评为全国西部项目计划优秀项目办,是甘肃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

6、后勤服务保障有力

学院坚持“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对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改造,大力实施校园环境美化工程,积极创建干净整洁、景色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被兰州市评为卫生单位、文明单位和园林绿化达标单位;学院建立了规范的膳食管理制度,对食品物资实行定点采购,对食材贮存和加工操作实施视频监控,对饭菜价格和卫生质量实行严格管控,确保学生对食品的安全消费;学院重视对学生的便捷服务,把开水、直饮水引入学生公寓,把洗浴、洗衣等服务项目嵌入学生公寓,便利学生生活;学院紧跟网络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和搭建人机结合的管理平台,实现后勤服务保障的现代化。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院环境育人的功能明显增强,学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明显改进,学院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高校聘教网服务电话:010-60685631 15901286490 QQ:1877920147邮箱:gaoxiaopinjiao@126.com
高校聘教网网由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高校聘教网网信息管理中心京ICP备13039119号-2